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光学精密工程
曾用名:光学机械
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004-924X
CN:22-1198/TH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61255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工程索引;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仪器仪表工业
期刊热词:
现代应用光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转型启示录: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谁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22 02:4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月 21 日,针对“立讯精密将无缘代工高端 iPhone14的传闻”,公司回应称“相关商业合作顺利开展,不存在任何未达客户及公司预期的情况。”。作为果链的重要配件供应商,能拿下多

2 月 21 日,针对“立讯精密将无缘代工高端 iPhone14的传闻”,公司回应称“相关商业合作顺利开展,不存在任何未达客户及公司预期的情况。”。作为果链的重要配件供应商,能拿下多少订单至关重要。而这对于依附于苹果的其它上下游公司来说,亦是如此。

来源:看究竟App

事实上,果链公司极力想要抓住订单背后,增长乏力的消费电子赛道截断了很多公司的利润增长流,即便是消费电子巨头立讯精密也已经着手转型。就在两周前,立讯精密官宣“造车”,确定了大船转向的关键方向——“汽车代工厂”。

除了立讯精密,另外两大消费电子巨头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也找到了各自的转型路线。

放缓的手机市场—消费电子的“修罗场”

近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逐渐饱和,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缓步下滑,智能手机链相关的传统消费电子行业增长明显放缓。

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0年期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四连降,分别为14.72亿部、14.049亿部、13.71亿部、12.4亿部。

这一现象直至2021年才有所缓解,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8亿部。

当消费电子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时,市场整体增量逐渐缩小,业内由原先的增量逻辑演变成为存量博弈,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是一定的。

根据产业链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闻泰科技和领益智造均表示,自2020年起已有部分厂商开始恶性压价以抢夺订单。

这也导致领益智造的业绩在2021年出现了爆雷的情况,公司股价由2020年年末的高点14.88元/股一路下跌至当前的6.19元/股,实现“脚踝斩”。

而智能手机增量逻辑崩盘的背后不只是手机渗透率已经步入高位,手机已经卖不动了,更是在各大厂商于硬件方面的内卷逐渐收敛后,消费电子行业的立命之本—产品创新变得举步维艰。

以iPhone为例,在产品方面已多年未推出革命性的创新,每一代新机主要变化为性能提升以及屏幕、摄像头、外观等方面的小幅创新,销量在2015年达到最高的2.31亿部后也已多年未实现突破。

要知道2017年的蓝思科技仅凭着全新的“双玻璃”方案的推出和盛行便迎来了业绩的拐点。

彼时2017年,蓝思科技业绩增长放缓之际,随着玻璃工艺持续改进,散热、强度等制约因素得到解决,“双玻璃”方案渐受青睐,叠加3D玻璃需求的增长,手机玻璃行业市场空间迎来3-5倍增长。

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尤其是苹果等大客户新机上市大幅带动产品需求订单,蓝思科技迎来了业绩拐点,2017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5.94%和70.07%。

而在手机技术迭代放缓的大背景下,一切依附于“技术创新”的增长逻辑都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此外,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减退,消费电子终端巨头苹果公司为寻求供应链的稳定、低成本,逐渐将部分订单从中国大陆抽离,转向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对于没有海外产能布局能力的部分中国消费电子供应商而言,业务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而苹果产业链中的翘楚们为了在消费电子这个不断内卷的“修罗场”中杀出血路,纷纷选择了转型。在这其中,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的转型路径则最具代表性。

转型背后的不同路径

虽然消费电子三大巨头均开始转型,但背后却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其中歌尔在2018年遭受业绩后便开始另寻方向。从2019年开始,歌尔股份的业务结构发生一丝改变,零部件业务逐步向可穿戴设备领域发展。

随着全球5G技术渗透率持续增加,各国均在加速开展并布局5G建设,这也使得原本只能出现在电影中的虚拟现实情节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仅从其布局的时间节点来看,其实VR的风口早已吹过。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产业元年,那一年里仅在国内市场就诞生了超过3000家VR创业团队,生产出的VR内容更是上年的10倍。

但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的VR设备给用户带来极差的体验,也让当时的VR消费市场一片惨淡。元宇宙的爆火,似乎再次将虚拟现实重新带回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文章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网址: http://www.gxjmgc.cn/zonghexinwen/2022/0222/947.html

上一篇:昆山万级光学模切洁净厂房装修案例
下一篇:守护精密光学器材上天入地--曼富图Advanced旅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