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光学精密工程
曾用名:光学机械
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004-924X
CN:22-1198/TH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61255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工程索引;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仪器仪表工业
期刊热词:
现代应用光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合肥“科学岛”上的“航天女团”:工作不容一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8 02:5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82年出生的罗海燕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遥感中心光电技术与工程研究室副主任,她所领军的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团队共有28人,其中20人为女性科研工作者,

  1982年出生的罗海燕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遥感中心光电技术与工程研究室副主任,她所领军的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团队共有28人,其中20人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因此她们也被周围的同事称为“航天女团”。

  在“航天女团”中,如果说罗海燕是“领头人”,孙真和路美娜则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年35岁的孙真在团队中主要负责航天产品质量保障工作,确保航天产品“万无一失”。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中新社合肥3月8日电 题:合肥“科学岛”上的“航天女团” :工作不容一点失误

  “航天工程不容一点失误,上天就没有回头路。”孙真说。据介绍,航天产品在研制全流程周期中往往面临着许多风险,她必须从人员、设备、物料、工艺、实验等各方面去监督保障。“我们曾经在装配过程中,发现一批螺丝钉存在滑丝现象,这就是风险,必须立马排除。”孙真说,航天产品在研制过程中涉及数百项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她必须确保每一项规则都严格执行,而这正是女性科研人员的优势。

  巾帼不让须眉。多年来,罗海燕率领的“航天女团”始终奋战在卫星载荷研制任务一线,累计完成载荷各阶段产品、地面配套产品近200套。罗海燕表示,女性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细致,是航天工作中非常必要的元素。未来,团队将立足岗位,不断创新,积极服务航天载荷产品研制,提高航天载荷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完)

  罗海燕表示,卫星载荷研制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技术问题,以团队研制的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为例,其使用的空间外差干涉光谱技术,此前国际上没有这样应用的先例,因此必须经过大量探索验证,来保证技术的可靠性。罗海燕告诉记者,作为团队负责人,她要全流程参与到卫星载荷设计、研制、调试、验收的每个过程,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发展,为团队发展做未来规划。

  前沿技术攻关、卫星载荷研制、航天产品保障……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的“科学岛”上,有这样一群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用10多年的坚守和奉献,高效保障了6颗卫星13个光学遥感主载荷的研制、交付和发射任务,用一个个科研成果印证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图为3月4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遥感中心光电技术与工程研究室副主任罗海燕(中)和团队成员孙真(右)、路美娜在实验室里讨论。 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今年36岁的路美娜是一名航天产品可编程逻辑器件软件主管设计师,不同于普通的程序员,卫星载荷的软件编程要严格许多。“因为我负责的部分相当于‘控制系统,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路美娜说,她写过的最长的代码有近6000行,其中不能有任何多余的代码,在研制任务紧张的时候,加班调试是常态。

  罗海燕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据罗海燕介绍,她从2008年开始从事卫星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载荷的研制工作,从团队刚开始接到第一个卫星载荷研制任务,到2018年卫星发射升空,她们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其间更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文章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网址: http://www.gxjmgc.cn/zonghexinwen/2022/0518/954.html

上一篇:他们,是航天梦的守护者……
下一篇: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女侠”候霞:保持对